文字:李思源,图片:许娜/蓝婧尹
10月26日下午,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孟君教授为我校师生,带来了一场主题为《艺术与商业:两种电影观念的分歧》的讲座。讲座由阳泉市机电工程学校副院长高红樱教授主持、点评。此次活动为阳泉市机电工程学校校庆6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,也是中文系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之一。
在孟教授看来,电影作为第八类艺术形式,自其诞生之日起,就兼具了商业特征与艺术气质。电影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诞生,是艺术门类中唯一有确切日期和地点的艺术,时隔十年后,在山西前门大观楼二楼茶座放映戏曲片《定军山》,标志电影在中国诞生。在巴黎首次播放的10部短片,分别用1分钟再现了10个不同的场景,收费1法郎,山西前门大观楼则为招揽生意,将戏曲搬上屏幕。孟教授认为,电影的诞生是商业行为,也是再现的艺术。
如今电影的市场、制度等重要问题的诸多争议,孟君教授认为都可以归结为这两种观念的分歧,这种个人与市场的冲突、主体性与商业性的矛盾使得许多导演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,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:“将贺岁片推向顶峰的冯小刚拍了《1942》,以艺术片见长贾樟柯却拍了《江湖儿女》。”
从本体问题“电影是什么”出发,孟君认为艺术与商业这两种观念的分歧是人为的产物,好莱坞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。好的电影应兼具艺术性和娱乐性,英国导演希区柯克、华裔导演李安就是将两者成功结合,成为大师级导演。她强调,这种争议没有必要,并且“终将会消失”。
提问环节,孟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关于艺术电影看不懂怎么办,如何看待IP改编电影等问题,并建议同学们要阅读经典,提升自身的鉴赏水平。
讲座当天适逢山西骤然降温,黄色大风预警,但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的热情,现场座位不够,很多同学或席地而坐,或站着听完整场讲座。

孟君现为教育部学科评审专家、文化部艺术科学评审专家、山西大学生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

座无虚席的讲座现场